020/D2008(40) |
海子,一个“80年代”镜像的生成 |
赵晖 |
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曹文轩 |
2008 |
020/D2008(41) |
拉夫卡迪奥•赫恩(小泉八云)文学的发生学研究——以其“日本创作”为中心 |
牟学苑 |
博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严绍璗 |
2008 |
020/D2008(42) |
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现代化中国想象——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 |
刘岩 |
博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戴锦华 |
2008 |
020/D2008(43) |
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——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 |
徐德林 |
博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戴锦华 |
2008 |
020/D2008(44) |
文明对话中的施坚雅模式:区域中国或文化中国 |
陈倩 |
博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刘东 |
2008 |
020/D2008(45) |
回鹘-汉对音及宋元回鹘地区汉语方音研究 |
蒋建设 |
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王洪君 |
2008 |
D2008(046) |
汉语程度副词历时研究 |
王硕 |
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蒋绍愚 |
2008 |
GB2006(001) |
陈思王曹子建植诗泛思 |
金学影 |
学士 |
古典文献 |
吴鸥 |
2007 |
IB2007(039) |
个人意志与社会角色——《雷雨》戏剧冲突的同质 |
吴振兴 |
学士 |
文学 |
商金林 |
2007 |
IB2007(001) |
《山海经》和《禹贡》:对于地理空间的“构造”和“认知”——从禹益治水和禹造九鼎谈起 |
赵祎 |
学士 |
文学 |
王娟 |
2007 |
HB2007(005) |
词频用法对动宾结构的音节限制和汉语中音节搭配的基本倾向 |
薛冬晗 |
学士 |
语言学 |
沈阳 |
2007 |
IB2007(002) |
浅析二程的文道观 |
蔡紫昍 |
学士 |
文学 |
卢永璘 |
2007 |
IB2007(003) |
论欧阳修日常生活纪实诗——兼谈宋仁宗朝日常生活纪实诗风 |
张蕴爽 |
学士 |
文学 |
张鸣 |
2007 |
HB2007(001) |
基于隶属度的准数量词模糊划分 |
怀雅楠 |
学士 |
语言学 |
袁毓林 |
2007 |
IB2007(004) |
瑞安当代婚礼仪式民俗研究 |
陈琛 |
学士 |
文学 |
王娟 |
2007 |
IB2007(005) |
圣诞节在中国 |
于天 |
学士 |
文学 |
王娟 |
2007 |
IB2007(006) |
改写:《英雄》的文本分析及相关文化考察 |
刘纯 |
学士 |
文学 |
陈晓明 |
2007 |
HB2007(002) |
家庭聚会语言研究 |
任明远 |
学士 |
语言学 |
王娟 |
2007 |
HB2007(003) |
浅析流行语的自动提取方法 |
张旻 |
学士 |
语言学 |
詹卫东 |
2007 |
GB2007(001) |
《广成子解》探析 |
冯坤 |
学士 |
古典文献 |
刘玉才 |
2007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