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B2007(018) |
本土化的早期话剧团——进化团演剧初探 |
邓立钧 |
学士 |
文学 |
李简 |
2007 |
IB2007(019) |
时代·主题·现实主义——路遥作品新探 |
黄海飞 |
学士 |
文学 |
李杨 |
2007 |
H2007(0011) |
程度补语对述语的选择限制 |
翁姗姗 |
学士 |
语言学 |
郭锐 |
2007 |
H2007(0012) |
说“然后” |
吴鹏 |
学士 |
语言学 |
郭锐 |
2007 |
IB2007(020) |
《左传》记言之渊源及影响 |
刘书刚 |
学士 |
文学 |
常森 |
2007 |
IB2007(021) |
我国近30年关于文学本质的界定 |
刘同华 |
学士 |
文学 |
金永兵 |
2007 |
H2007(0013) |
北京话元音i和ü第一、二共振峰的分布及比较 |
梅晓 |
学士 |
语言学 |
王韫佳 |
2007 |
HB2007(014) |
中文分词中对离合词的处理策略 |
寇玉波 |
学士 |
语言学 |
詹卫东 |
2007 |
IB2007(022) |
历史语境下的继承、超越与开拓——侯孝贤悲情三部曲研究 |
黄梅 |
学士 |
文学 |
计璧瑞 |
2007 |
GB2007(005) |
顾广圻校勘研究 |
袁媛 |
学士 |
古典文献 |
李更 |
2007 |
IB2007(023) |
骆宾王边塞诗艺术研究及其文学史影响 |
覃金艳 |
学士 |
文学 |
杜晓勤 |
2007 |
HB2007(015) |
单双音节搭配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 |
王婧 |
学士 |
语言学 |
郭锐 |
2007 |
HB2007(016) |
一种用于信息检索的多义词处理方法 |
王婵娟 |
学士 |
语言学 |
孙斌,詹卫东 |
2007 |
IB2007(024) |
身份困惑与全球化下的精神原乡——论王安忆和朱天心 |
伍蕴瑜 |
学士 |
文学 |
计璧瑞 |
2007 |
IB2007(025) |
老灵魂的生存之道——论朱天心《想我眷村的兄弟们》 |
郭菊丹 |
学士 |
文学 |
蒋朗朗 |
2007 |
GB2007(006) |
柳永词中的悲秋情结及对宋玉的受容 |
梁晓露 |
学士 |
古典文献 |
董洪利 |
2007 |
IB2007(026) |
《羊脂球》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 |
贺菁菁 |
学士 |
文学 |
孟华 |
2007 |
IB2007(027) |
多重话语下的女性探索——萧红及其《生死场》、《呼兰河传》分析 |
梁盼盼 |
学士 |
文学 |
贺桂梅 |
2007 |
IB2007(028) |
家国内外——论丁玲延安时期小说中女性话语和民族话语的合流与冲突 |
陈湘静 |
学士 |
文学 |
贺桂梅 |
2007 |
GB2007(007) |
《四库全书》所收元·黄庚《月屋漫稿》与元·张观光《屏岩小稿》雷同之辨析 |
袁文旭 |
学士 |
古典文献 |
许红霞 |
2007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