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2007(63) |
《洞霄诗集》版本及所收宋诗考 |
关也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陈晓兰 |
2007 |
T2007(64) |
藏书楼名与藏书文化 |
付佳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王岚 |
2007 |
T2007(18) |
土家族丧葬仪礼中“乐丧”的内涵阐释 |
谭熹琳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王娟 |
2007 |
T2007(19) |
从网络文学看传统的动态过程——以“九州幻想”为例 |
刘俊希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王娟 |
2007 |
T2007(20) |
另一种纪念——冥婚 |
沈力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王娟 |
2007 |
T2007(72) |
浅探韵律构词在关键词自动标引系统中的作用 |
谭雨田 |
学年 |
语言学 |
詹卫东 |
2007 |
T2007(21) |
纠结于心底的魅影——试论施蛰存小说《魔道》、《夜叉》中的上海影像 |
燕子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吴晓东 |
2007 |
T2007(50) |
阮籍《咏怀诗》诗境营造方式研究 |
孙永静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杜晓勤 |
2007 |
T2007(51) |
婢女红娘在崔张爱情中的作用 |
陈敬红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李简 |
2007 |
T2007(65) |
春秋时军事制度及战争中的礼 |
迟晓耘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刘玉才 |
2007 |
T2007(22) |
道是有情却无情——论莫言长篇小说《丰乳肥臀》的几个尴尬 |
史佩佩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陈晓明 |
2007 |
T2007(52) |
武则天时期的崇佛风尚及其对当时诗坛的影响 |
杨森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杜晓勤 |
2007 |
T2007(73) |
昌都藏语清鼻音、清边音的实验语音研究 |
卢炜 |
学年 |
语言学 |
孔江平 |
2007 |
020/D2007(03) |
盛唐文儒研究:以张说为中心 |
臧清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葛晓音 |
2007 |
020/D2007(04) |
在东方与西方、传统与现代之间——日本现代四大美学家研究 |
李新风 |
文学博士 |
文艺学 |
董学文 |
2007 |
020/D2007(05) |
现代汉语谓词性方语句研究——指称性主语与陈述性主语的句法语义差别探析 |
吉田泰谦 |
文学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袁毓林 |
2007 |
020/D2007(06) |
从《箧中集》诗人到孟郊——天宝后期到建中贞元年间诗歌的复古与革新 |
邓芳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葛晓音 |
2007 |
020/D2007(07) |
厨川白村文艺思想在中国 |
刘翌 |
文学博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商金林 |
2007 |
020/D2007(08) |
中国现代“文学理论”话语的发生——以1903-1948年相关课程教材为中心 |
戴晓华 |
文学博士 |
文艺学 |
董学文 |
2007 |
020/D2007(09) |
现代性与小说形式——卢卡奇《小说理论》的比较研究 |
李茂增 |
文学博士 |
文艺学 |
王岳川 |
2007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