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0/M2006(20) |
动结式形成的“被”字句和带保留宾语的“被”字句的句法语义研究 |
梁雨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沈阳 |
2006 |
020/M2006(21) |
《维摩诘经》三种译本词汇比较研究 |
刘宝霞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胡敕瑞,杨荣祥 |
2006 |
020/M2006(22) |
《蒙古字韵》声母及介音的几个问题 |
秦晔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张渭毅 |
2006 |
020/M2006(23) |
“产生”类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 |
沈薇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詹卫东 |
2006 |
020/M2006(24) |
“谁……谁”类代词回指结构的句法语义考察 |
唐琪佳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沈阳 |
2006 |
020/M2006(25) |
博客的私人性写作现象研究 |
许晓辉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李铎 |
2006 |
020/M2006(26) |
现代汉语“比”字句的浅层分析 |
杨灵叶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詹卫东 |
2006 |
020/M2006(27) |
现代汉语自动句法分析中的省略研究 |
张洁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詹卫东 |
2006 |
020/M2006(28) |
汉韩致使表达方式的比较研究 |
孙周延 |
硕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郭锐 |
2006 |
020/M2006(29) |
韩维年谱及杂考 |
包菊香 |
硕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王岚 |
2006 |
020/M2006(30) |
古樂節次等差攷——成周禮樂拾瀋 |
陈殿 |
硕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吴鸥 |
2006 |
020/M2006(31) |
性别与医疗:文化窘境下的中国古代女性患者 |
党伟龙 |
硕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漆永祥 |
2006 |
020/M2006(32) |
汉代铜镜铭文中的诗赋研究 |
刘彭 |
硕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刘瑛 |
2006 |
020/M2006(33) |
饶节生平及诗歌艺术探究 |
王应 |
硕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许红霞 |
2006 |
020/M2006(34) |
汉志篇卷考 |
熊建 |
硕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高路明 |
2006 |
020/M2006(35) |
先秦儒者的精神性格及其文学呈现 ——以孔、孟、荀为中心 |
高新华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于迎春 |
2006 |
020/M2006(36) |
客店:故事,场景与叙事 |
李萌昀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刘勇强 |
2006 |
020/M2006(37) |
沈约与永明体新诗 |
马驰原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袁行霈 |
2006 |
020/M2006(38) |
元明杂剧中的前代文学图景——以文学家题材剧为中心 |
王琰琰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张鸣 |
2006 |
020/M2006(39) |
杜甫七言诗歌的音乐性及节奏特色——兼论从鲍照到盛唐诸家七言诗歌节奏的发展 |
辛晓娟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钱志熙,杜晓勤 |
200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