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2006(22) |
骆宾王边塞诗艺术研究 |
覃金艳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杜晓勤 |
2006 |
T2006(70) |
现代汉语单双音节数目搭配现象及其原因初探 |
王婧 |
学年 |
语言学 |
郭锐 |
2006 |
T2006(71) |
动词的“语气强度”特征在计算机语义分析中的应用 |
王婵娟 |
学年 |
语言学 |
詹卫东 |
2006 |
T2006(23) |
美在生活——汪曾祺小说贯串性主题的研究 |
郭菊丹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曹文轩 |
2006 |
T2006(48) |
祖可生平及其诗歌考论 |
梁晓露 |
学年 |
古典文献 |
许红霞 |
2006 |
T2006(24) |
幽冥恋情的世俗化——唐代小说与《聊斋志异》中人鬼相恋故事之比较 |
贺菁菁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李鹏飞 |
2006 |
T2006(25) |
分裂的自我与“神话”性他者——林白80-90年代之交中篇小说分析 |
梁盼盼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贺桂梅 |
2006 |
T2006(26) |
九州:一个文化空间的建构 |
陈湘静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贺桂梅 |
2006 |
T2006(49) |
今古文经学的兴替与汉儒的三次精神自觉 |
袁文旭 |
学年 |
古典文献 |
许红霞 |
2006 |
T2006(42) |
《太平广记》所反映的唐宋豪侠观及豪侠类型 |
宋伟光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刘勇强 |
2006 |
T2006(72) |
上古音的开合口问题 |
陆洁 |
学年 |
语言学 |
张渭毅 |
2006 |
T2006(27) |
美的受困 |
王笑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王丽丽 |
2006 |
T2006(28) |
剪灯二话情节背景的夜间化 |
付海婧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刘勇强 |
2006 |
T2006(29) |
想象的力量——从蛇类文言记述看人类恐惧的化解 |
刘珊之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李鹏飞 |
2006 |
T2006(8) |
从意象关联看刘子翚诗歌的特色 |
王小龙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张鸣 |
2006 |
T2006(73) |
宵部的流变 |
刘明乾 |
学年 |
语言学 |
张渭毅 |
2006 |
T2006(50) |
《藏书绝句》考 |
刘育 |
学年 |
古典文献 |
王岚 |
2006 |
T2006(74) |
语气副词“并”、“可”、“又”、“也”用在否定形式前的语法语义特征 |
芮芊芊 |
学年 |
语言学 |
郭锐 |
2006 |
T2006(43) |
圣经的神话系统 |
喻小菲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王丽丽 |
2006 |
T2006(51) |
浅析历代书目中对佛教典籍的分类处理 |
马维洁 |
学年 |
古典文献 |
许红霞 |
200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