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2023(097) |
“鹅笼书生”型故事比较研究 |
黄竞仪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程梦稷 |
2023 |
T2023(098) |
殖民、后殖民与原乡:张贵兴与李永平的雨林书写——以《野猪渡河》与《大河尽头》为分析中心 |
孙逸格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计璧瑞 |
2023 |
T2023(099) |
“文化建国”的布道之书——《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》中的废名思想 |
侯佳彤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王风 |
2023 |
T2023(100) |
从“绘画”探寻《到灯塔去》中意识流描写的生成机制 |
尚佳钰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秦立彦 |
2023 |
T2023(101) |
人与非人的悖论——石黑一雄两部科幻小说中的身份与认同 |
李昕芮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专业 |
秦立彦 |
2023 |
T2023(102) |
南希·弗雷泽晚近批判理论研究 |
钟淋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时胜勋 |
2023 |
T2023(103) |
《莎乐美》中的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 |
窦思清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张沛 |
2023 |
T2023(104) |
论王安忆小说的“城”与“人”——以《长恨歌》《富萍》《桃之夭夭》为中心 |
关怡然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路杨 |
2023 |
T2023(105) |
从《鳄鱼手记》、《爱情酒店》看“酷儿想象共同体” |
赵郑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计璧瑞 |
2023 |
T2023(106) |
如何迈向新的现实——《燃烧的荒地》与路翎1940年代后期写作 |
杨禾语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姜涛 |
2023 |
T2023(107) |
“宫廷爱情”的多面特征——简析叶芝早期作品中的神话女性书写 |
李松晓 |
学年 |
文学 |
秦立彦 |
2023 |
T2023(108) |
初探古希腊史诗与悲剧中的海伦形象 |
樊思雨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张沛 |
2023 |
T2023(109) |
生命的痛苦与希望:战时语境下穆旦诗歌中的历史体认 |
徐铭茁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姜涛 |
2023 |
T2023(110) |
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鬼文化与人鬼关系 |
詹欣荣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张一南 |
2023 |
T2023(111) |
“别是风流标格”——论苏轼词的女性书写 |
沈柳含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张剑 |
2023 |
T2023(112) |
浅议晏殊词之“风流闲雅” |
祝才烨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(古代文学) |
叶晔 |
2023 |
T2023(113) |
浅析中英语在身体部位隐喻上的认知共性与差异——以包含“眼”与“头”的表达式为例 |
林沁萱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朱彦 |
2023 |
T2023(114) |
隐喻理论在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——以带隐喻义复合名词为例 |
陈韵如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朱彦 |
2023 |
T2023(115) |
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——以2018-2020新词语为例 |
吕瑞捷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万艺玲 |
2023 |
T2023(116) |
电视剧《琅琊榜》中的乐府母题表现——生命与爱情 |
薛天爱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张一南 |
2023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