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2004(38) |
池莉,以文学的名义——市场化转型过程中池莉作品持续畅销原因初探 |
包文琦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张颐武 |
2004 |
T2004(76) |
先秦总括副词“皆”的句法、语义特征 |
洪琰 |
学年 |
语言学 |
邵永海,杨荣祥 |
2004 |
T2004(75) |
汉语“X+盲”和“X+星”研究 |
杜蕾 |
学年 |
语言学 |
陈保亚 |
2004 |
T2004(37) |
风格之美——《二十四诗品》风格元素研究 |
宫铭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董学文 |
2004 |
T2004(36) |
浅谈《二拍》中的道士及道教文化描写 |
何婷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刘勇强 |
2004 |
T2004(35) |
四十年代赵树理和孙犁创作比较研究 |
唐曼曼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王风 |
2004 |
T2004(34) |
《怀麓堂诗话》校注(部分) |
卫志刚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张健 |
2004 |
T2004(52) |
翁方纲神韵诗论研究 |
唐洁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张健 |
2004 |
T2004(74) |
对“防X”语义特征和语义分类的研究 |
李洁 |
学年 |
语言学 |
陈保亚 |
2004 |
T2004(51) |
史铁生作品的命运主题 |
聂宇婷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贺桂梅 |
2004 |
T2004(50) |
网络文学语言及其对人文精神的影响 |
马海英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张颐武 |
2004 |
T2004(49) |
超越焦虑的文本——王安忆九十年代初期小说中的焦虑与精神重建 |
郑伟汉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贺桂梅 |
2004 |
T2004(61) |
上古宵药二部归字略考 |
吴坚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孙玉文 |
2004 |
T2004(63) |
何麒、何麟、何宪考 |
余莎米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王岚 |
2004 |
T2004(47) |
论天花藏主人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世情成分 |
陈赜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刘勇强 |
2004 |
T2004(48) |
城市命名仪式——九十年代“老上海怀旧” |
张凡姗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戴锦华 |
2004 |
T2004(73) |
“X热”结构研究 |
陈光 |
学年 |
语言学 |
陈保亚 |
2004 |
T2004(72) |
汉语中复合词的构词类型与词性之间的关系 |
谭晶晶 |
学年 |
语言学 |
郭锐 |
2004 |
T2004(46) |
欲使当代诗坛重振雄风,需以古典为旨归:音乐、情感和真善美——对北大诗歌调查的沉思 |
李牧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张健 |
2004 |
T2004(45) |
八十年代的五七族和知青作家 |
钟健 |
学年 |
中国文学 |
贺桂梅 |
200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