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0/D2004(17) |
人物品评对六朝诗文思想之影响研究 |
万德凯 |
文学博士 |
文艺学 |
张少康 |
2004 |
020/D2004(18) |
胡应麟诗学研究 |
王明辉 |
文学博士 |
文艺学 |
卢永璘 |
2004 |
020/D2004(19) |
豫北方言和汉语的变音 |
陈卫恒 |
文学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徐通锵 |
2004 |
020/D2004(20) |
白语的发生学研究——多源因子的同质化与白语的历史层次分析 |
杨立权 |
文学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徐通锵 |
2004 |
020/D2004(21) |
汉语“是”字构式的句法语义——基于说话人取向的研究 |
张和友 |
文学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王洪君 |
2004 |
020/D2004(22) |
传媒有声语言语段的构造和调节 |
陈玉东 |
文学博士 |
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|
沈炯 |
2004 |
020/D2004(23) |
明清皖南方音研究 |
高永安 |
文学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何九盈 |
2004 |
020/D2004(24) |
基于梵汉对勘的佛教汉语语法研究——以《阿毗达磨俱舍论•分别界品》为例 |
王继红 |
文学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朱庆之 |
2004 |
020/D2004(25) |
近代汉语复合动词研究 |
张雁 |
文学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蒋绍愚 |
2004 |
020/D2004(26) |
量化副词“都”与句子的焦点结构 |
黄瓒辉 |
文学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袁毓林 |
2004 |
020/D2004(27) |
山西定襄方言语法研究 |
范慧琴 |
文学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李小凡 |
2004 |
020/D2004(28) |
客赣方言语音系统的历史层次 |
熊燕 |
文学博士 |
汉语言文字学 |
李小凡 |
2004 |
020/D2004(29) |
苏辙学术研究——以经史之学为中心 |
谷建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孙钦善 |
2004 |
020/D2004(30) |
古书流传柬例 |
李若晖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董洪利 |
2004 |
020/D2004(31) |
明末清初江南知识女性研究 |
宋清秀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杨忠 |
2004 |
020/D2004(32) |
《史记》三家注研究 |
应三玉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典文献学 |
安平秋 |
2004 |
020/D2004(33) |
庄骚比较论 |
蔡觉敏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禇斌杰 |
2004 |
020/D2004(34) |
汉乐府研究史论 |
赵明正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褚斌杰 |
2004 |
020/D2004(35) |
南宋乾淳词坛研究 |
李静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程郁缀 |
2004 |
020/D2004(36) |
初盛唐文人盛世理想的形成及其文学表述 |
李俊 |
文学博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葛晓音 |
200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