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022(074) |
老舍的女性观及其时代价值 |
周玮佳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孔庆东 |
2022 |
B2022(075) |
寻路于“疯狂”之中——电子游戏《极乐迪斯科》研究 |
贾瑞炫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邵燕君 |
2022 |
B2022(076) |
再辨“吾”“我” |
陈嘉儀 |
学士 |
汉语言 |
邵永海 |
2022 |
B2022(077) |
规则下的未知恐怖:网络时代对规则类怪谈的讲述与消费 |
刘彦湫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邵燕君 |
2022 |
B2022(078) |
构式视角下的汉语述宾形容词研究——以“烫手”类形容词为例 |
何沛倬 |
学士 |
汉语言 |
宋作艳 |
2022 |
B2022(079) |
“不妨一见的道学家”——对安学海形象的重新审视 |
彭馨雨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李鹏飞 |
2022 |
B2022(080) |
音质与时长在汉语母语者感知德语元音中的作用 |
刘茗 |
学士 |
应用语言学 |
吴西愉 |
2022 |
B2022(081) |
当“爱情”成为难题:试论中国现代文学中“新式恋爱”与“消费”之关系 |
魏爽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孔庆东 |
2022 |
B2022(082) |
从《左传》乐制用器的演变看 “乐坏”与“礼崩”的关系 |
侯佳钰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刘瑛 |
2022 |
B2022(083) |
晚明话本小说叙事性“入话”源流及其文本改编研究 |
李涵宁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潘建国 |
2022 |
B2022(084) |
法国五月风暴中的工人-学生联盟 |
翁诗琳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蒋洪生 |
2022 |
B2022(085) |
《礼记》引《诗》及相关郑注孔疏研究 |
蔡千千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程苏东 |
2022 |
B2022(086) |
元初坊修当代史对私人记述的采用与編纂研究 |
晏咏蝶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李更 |
2022 |
B2022(087) |
汉语普通话耳语双音节词 声调感知研究 |
孙林霈 |
学士 |
应用语言学 |
孔江平 |
2022 |
B2022(088) |
王权的毒与药——莎士比亚《约翰王》中的政治世界 |
赵嘉宇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张沛 |
2022 |
B2022(089) |
“两个文珍”问题——论文珍小说创作 |
黄喆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丛治辰 |
2022 |
B2022(090) |
“矿质的灵魂”与新诗中的城市 |
安子瑜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吴晓东 |
2022 |
B2022(091) |
普通话阴平-去声范畴感知实验中区分曲线不对称现象研究———刺激间隔时长的作用 |
江永山 |
学士 |
汉语言 |
王韫佳 |
2022 |
B2022(092) |
战争的徒劳:论威尔弗雷德·欧文的叙事诗 |
彭博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秦立彦 |
2022 |
B2022(093) |
基于眼动及行为实验的言前辙押韵感知探究 |
侯依杨 |
学士 |
应用语言学 |
吴西愉 |
202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