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2022(37) |
陶渊明与汉晋咏贫传统 |
刘旭都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杜晓勤 |
2022 |
M2022(38) |
“情色有无中”——明代人情小说叙事研究 |
郝德娜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潘建国 |
2022 |
M2022(39) |
卢纶创作观念与诗歌分体研究 |
隋雪纯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钱志熙 |
2022 |
M2022(40) |
明代宫廷历朝故事杂剧考论 |
谢璐阳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李简 |
2022 |
M2022(41) |
先秦至唐代诗歌中的三三七句式 |
王靖婷 |
硕士 |
中国古代文学 |
张一南 |
2022 |
M2022(42) |
“五四传统”的危机与嬗替 ——北京大学五十周年校庆前后的历史叙述 |
贺天行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王风 |
2022 |
M2022(43) |
想象中的“民声”——周作人的文艺观与民歌纂译 |
李颖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张丽华 |
2022 |
M2022(44) |
五四青年的一个面向 —— 代际交替下的国民杂志社群体研究 |
冉娜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高远东 |
2022 |
M2022(45) |
骆宾基文学道路的生成与展开——以他和萧红的交往、互动为中心 |
李菁晶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姜涛 |
2022 |
M2022(46) |
创造“非虚构”:2010年代的中国文学场域 |
田淼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贺桂梅 |
2022 |
M2022(47) |
1940—196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——以四个(组)文本为中心 |
张晋业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贺桂梅 |
2022 |
M2022(48) |
左翼视野与师陀1940年代的创作转向 |
钟灵瑶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吴晓东 |
2022 |
M2022(49) |
国际旅行中的“世界”、“中国”与诗歌书写—— 以艾青的南美旅行及相关创作为中心 |
陈俊好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臧力 |
2022 |
M2022(50) |
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婚姻问题 |
曲清华 |
硕士 |
中国现当代文学 |
李国华 |
2022 |
M2022(51) |
论陈映真的去殖民书写 |
奚邦荣 |
硕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蒋洪生 |
2022 |
M2022(52) |
虚拟主播:“皮”“魂”之下的羁绊 |
魏舒忆 |
硕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戴锦华 |
2022 |
M2022(53) |
当代女性幻想文学中的乌托邦书写 ——以2016-2020年“星云奖”“雨果奖”获奖幻想小说为例 |
张泽宇 |
硕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秦立彦 |
2022 |
M2022(54) |
中国导演性别意识分析 |
张逍吟 |
硕士 |
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|
戴锦华 |
2022 |
M2022(55) |
符号学视域下的姜子牙叙事及其现代改编研究 |
石子萱 |
硕士 |
中国语言文学(中国民间文学) |
王娟 |
2022 |
M2022(56) |
施善与祈禳:江南“延寿类宝卷”研究 |
郑芩 |
硕士 |
中国语言文学(中国民间文学) |
陈泳超 |
202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