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2021(057) |
系统功能语言视角下中韩外交语篇异同分析 |
李贤美 |
博士 |
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|
陈保亚 |
2021 |
B2020(118) |
《玉楼梦》与《红楼梦》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|
朴宰弘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20 |
B2020(119) |
基于认知构式语法的汉语“N1+V+得+N2+VP”韩语表达式研究 |
车晟源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林幼菁 |
2020 |
B2020(120) |
研究分析《三国志》与《三国演义》中的刘备和曹操人物形象以及“尊刘贬曹” |
金民洙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20 |
B2020(121) |
中·韩古诗中关于咏“钱”诗主题之比较研究 |
文睿赞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20 |
B2020(122) |
《三国演义》“三绝”比较研究——以人物形象为中心 |
李宗洙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20 |
B2020(123) |
分析《聊斋志异》中鬼、怪、狐的行事逻辑 |
金谦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陆胤 |
2020 |
B2020(124) |
日据时期台湾与韩国现实主义文学比较研究 |
朴龙熙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计璧瑞 |
2020 |
B2020(125) |
晚唐背景下杜牧诗歌风格赏析 |
李度勋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20 |
B2020(126) |
《水浒传》与《洪吉童传》比较研究 |
郑允荣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20 |
B2020(127) |
浅析李煜人生命运在词作中的表达 |
金瑛奎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20 |
B2020(128) |
《诗经》婚恋诗文化分析 |
李在祐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20 |
B2020(129) |
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人物郭嘉分析 |
高寅城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20 |
B2020(130) |
苏轼与李奎报茶诗比较研究 |
卢炯澈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20 |
B2020(131) |
《骆驼祥子》与《浊流》中女性人物的比较 |
金政焕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20 |
B2020(001) |
在虚构中越界——跨媒介的转叙 |
奉雨欣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金永兵 |
2020 |
B2020(002) |
基于汉语语素概念的基本情感分析与构词表达 |
黄程 |
学士 |
汉语言 |
刘扬 |
2020 |
B2020(003) |
汉语中“真、善、美”的语义关系:基于语言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探索 |
于欣池 |
学士 |
汉语言 |
詹卫东 |
2020 |
B2020(004) |
《书叙指南》引书探析 |
秦雨菲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李更 |
2020 |
B2020(005) |
想象力与现实重现:韩松科幻的国族认同 |
梁子嫣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2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