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020(022) |
芗剧依字行腔的声学研究 |
吕一 |
学士 |
汉语言 |
孔江平 |
2020 |
B2020(023) |
战争年代的异质书写:《围城》、《马伯乐》比较论 |
肖钰可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吴晓东 |
2020 |
B2020(024) |
南汇话浊内爆音的声学研究 |
陆煌蕾 |
学士 |
汉语言 |
王韫佳 |
2020 |
B2020(025) |
《伊甸园及其后》:罗伯-格里耶电影构筑想象性内容的可能 |
徐博诣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戴锦华 |
2020 |
B2020(026) |
壮族对歌活动规则研究——以广西三防镇、汪洞乡一带“唱比”活动为个案 |
余艺芳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陈连山 |
2020 |
B2020(027) |
清代前期蒙学经典教材的体例及内容研究 |
刘瑶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柳春蕊 |
2020 |
B2020(028) |
《卜辞通纂》新探 |
王悦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李宗焜 |
2020 |
B2020(029) |
口头叙事与“四大门”信仰的互动关系——基于家乡“四大门”信仰的田野调查 |
吕思婷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陈连山 |
2020 |
B2020(030) |
普通话上声后轻声音节的音高 |
韩昱 |
学士 |
汉语言 |
王韫佳 |
2020 |
B2020(031) |
汉语语调标记系统刍议 |
高一鸣 |
学士 |
汉语言 |
林幼菁 |
2020 |
B2020(032) |
解码端增强型非自回归机器翻译 |
韩庆宏 |
学士 |
汉语言 |
詹卫东 |
2020 |
B2020(033) |
试论魏晋南朝的怀古诗学传统——以体式与功能为核心 |
王佳琪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杜晓勤 |
2020 |
B2020(034) |
落地与证道:以《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》为中心的文化批判 |
廖荷映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王风 |
2020 |
B2020(035) |
曾国藩和湘乡派的古文 |
位东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柳春蕊 |
2020 |
B2020(036) |
昆仑与蜀山——修仙小说中的道门想象 |
蔡翔宇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邵燕君 |
2020 |
B2020(037) |
90年代以来女作家的苦难书写——以《武则天》《北去来辞》《房思琪的初恋乐园》为例 |
苏熙然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贺桂梅 |
2020 |
B2020(038) |
动物精怪的狂欢:取经故事中人类中心主义的松动 |
周琬琳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李鹏飞 |
2020 |
B2020(039) |
从身体、服饰、居室等物质细节看张爱玲的女性书写 |
付栊平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张丽华 |
2020 |
B2020(040) |
虚无和回归:关于光与暗、生与死的海子戈麦诗歌论 |
陈虎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臧力 |
2020 |
B2020(041) |
宫斗剧和宅斗剧中女性身份的建构:以《甄嬛传》《延禧攻略》和《知否》为中心 |
阳隽仪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2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