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020(082) |
语文学的救赎:以《摹仿》与《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》为中心 |
周观晴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张沛 |
2020 |
B2020(083) |
鄭清之佛教信仰與佛門交遊考 |
王兰苓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许红霞 |
2020 |
B2020(084) |
台湾女同性恋电影的多重面向 |
梁梓琳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计璧瑞 |
2020 |
B2020(085) |
七夕的变迁与当代爱情节日的成立 |
袁依萌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陈连山 |
2020 |
B2020(086) |
李商隐诗歌用典艺术之继承与发展 |
卜天泓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杜晓勤 |
2020 |
B2020(087) |
生命的礼赞与艺术的挽歌——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死亡书写 |
邹真吾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吴晓东 |
2020 |
B2020(088) |
北宋駙馬都尉李遵勗事跡探究 |
徐佳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许红霞 |
2020 |
B2020(089) |
怀柔地区儿童歌谣研究 |
周思睿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王娟 |
2020 |
B2020(090) |
庄子“内圣外王”的治世主张与“道”的生命形态——结合《庄子》、《易》与神巫信仰 |
赵雍岚 |
学士 |
古典文献学 |
刘瑛 |
2020 |
B2020(091) |
荒漠中的港湾:苦难下的女性形象——以张贤亮自叙体小说《绿化树》为视角 |
翟子豪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陈晓明 |
2020 |
B2020(092) |
关中方言体标记“下”的使用条件和语义功能 |
来星凡 |
学士 |
汉语言 |
范晓蕾 |
2020 |
B2020(093) |
抗战前期国统区“暴露与讽刺”论争研究 |
蔡子琪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王丽丽 |
2020 |
B2020(094) |
张爱玲小说的“影像化”叙事与媒介反思 |
李梦馨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张丽华 |
2020 |
B2020(095) |
残雪小说的“内向”探索 |
徐刚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陈晓明 |
2020 |
B2020(096) |
法庭片中的正义童话——以《杀死一只知更鸟》改编为个案 |
董晓梦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秦立彦 |
2020 |
B2020(097) |
传统神话的现代演绎——严歌苓《白蛇》的叙事结构与艺术特色探究 |
王晓婷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陈晓明 |
2020 |
B2020(098) |
从角色到“偶像”,从读者到粉丝:消费社会与网络媒体环境下写作-阅读关系的新变化 |
张旭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丛治辰 |
2020 |
B2020(099) |
错彩镂金:玄幻小说中的器物诗学 |
王小海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丛治辰 |
2020 |
B2020(100) |
残雪小说中传统家庭伦理的消解——以卡夫卡为参照 |
张嘉祺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秦立彦 |
2020 |
B2020(101) |
“圯上敬履”故事研究 |
王昱程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王娟 |
202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