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020(141) |
《西游记》唐僧师徒形象变化及形象关系分析 |
吴捷衍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20 |
B2020(142) |
《春香传》和《窦娥冤》的比较研究 |
尹径勋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20 |
B2020(143) |
中韩古代女性英雄小说比较——以《洪桂月传》与《兰花梦奇传》为中心 |
金孝津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20 |
B2020(144) |
韩中古代讽刺小说比较研究——以燕岩朴趾源小说与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为主 |
朱垠花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20 |
B2020(145) |
赵树理与李孝石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思想比较研究 |
崔智秀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蒋朗朗 |
2020 |
B2020(146) |
浅析白朴的《梧桐雨》 |
金秀彬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20 |
B2020(147) |
《兴夫传》与其近源故事比较研究 |
金慧瑛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黄卉 |
2020 |
B2020(148) |
《儒林外史》与《两班传》的比较研究 |
金美珍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白一瑾 |
2020 |
B2020(149) |
新加坡华语与普通话“时间词”差异研究 |
张汐莹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朱彦 |
2020 |
B2020(150) |
马来西亚槟城闽南语及其语言接触现象研究 |
陈敬谦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陈保亚 |
2020 |
B2020(151) |
马来西亚华语与汉语普通话同行词分析 |
陈雪玲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万艺玲 |
2020 |
B2020(152) |
泰国母语者普通话jia-jie感知范畴研究 |
陆墨梅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孔江平 |
2020 |
B2020(153) |
汉泰切割类动词词化模式对比分析 |
吴清前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万艺玲 |
2020 |
B2020(154) |
汉泰单词词典心理形容词释义比较研究 |
柯雪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万艺玲 |
2020 |
B2020(155) |
泰北云南华人丧礼研究 |
陈正聪 |
学士 |
汉语言文学 |
陈泳超 |
2020 |
M2020(1) |
姐妹情谊:女性友爱的情感政治 |
范语晨 |
硕士 |
文艺学 |
金永兵 |
2020 |
M2020(2) |
海德格尔“用具”与 “技术”观念辨析 |
刘敬一 |
硕士 |
文艺学 |
金永兵 |
2020 |
M2020(3) |
福柯的“异托邦”(Heterotopia)论述及其效应 |
王浥尘 |
硕士 |
文艺学 |
王丽丽 |
2020 |
M2020(4) |
以文为教——唐文治文教观的发展与实践 |
徐漪清 |
硕士 |
文艺学 |
柳春蕊 |
2020 |
M2020(5) |
阿尔托戏剧理论的生成研究——从东西方文化资源的角度分析 |
杨心仪 |
硕士 |
文艺学 |
王岳川 |
202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