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2020(006) |
成都洛带客家方言概况与音系报告——兼论汉语方言的现代语音演变 |
张旭升 |
学年 |
汉语言 |
陈保亚 |
2020 |
T2020(007) |
论刘长卿诗歌的语言雷同现象 |
陈柏谦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杜晓勤 |
2020 |
T2020(008) |
林春祺与“福田书海”印书 |
胡悦然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王岚 |
2020 |
T2020(009) |
男性力的重构与崩塌:《废都》之女性身体叙事 |
牛美春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陈晓明 |
2020 |
T2020(010) |
古文字“??”字新论 |
王精松 |
学年 |
古典文献学 |
李宗焜 |
2020 |
T2020(011) |
游戏童谣研究——为以跳皮筋童谣为例 |
周李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王娟 |
2020 |
T2020(012) |
昆仑与西王母形象变化原因初探 |
郭婵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陈连山 |
2020 |
T2020(013) |
刘长卿诗歌风格的两次转变 |
蔡星桥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杜晓勤 |
2020 |
T2020(014) |
从“青春救赎”到“救赎青春”——《少年的你》与当代青春话语转向 |
宁传韵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20 |
T2020(015) |
藏语拉萨话语音与音系变异研究 |
丹增罗布 |
学年 |
汉语言 |
陈保亚 |
2020 |
T2020(016) |
论《德充符》中的畸人形象 |
钏龙祥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常森 |
2020 |
T2020(017) |
李碧华的《青蛇》:当代香港女性的爱情传奇 |
罗琳山 |
学年 |
元培学院(汉语言文学) |
李杨 |
2020 |
T2020(018) |
“说得着”的伦理如何可能——以《一句顶一万句》为中心 |
周港庆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杨 |
2020 |
T2020(019) |
1920年代“新文坛”与沈从文的自叙传写作 |
李紫璇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姜涛 |
2020 |
T2020(020) |
张爱玲小说中未涉及香港的“香港传奇” |
王思炜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李国华 |
2020 |
T2020(021) |
帝国之犁:维吉尔《农事诗》中的“劳作”主题与意象 |
徐梓贤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张沛 |
2020 |
T2020(022) |
广西龙胜泗水乡周家村优念话语音及词汇特点 |
王升艳 |
学年 |
汉语言 |
陈宝贤 |
2020 |
T2020(023) |
浅析丧葬习俗中肉体、遗骨、灵魂三元中的生死观——以河北省蔚县东窑子头村丧葬习俗为例 |
陈亚琼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陈连山 |
2020 |
T2020(024) |
岁时仪式与端午节俗之间的滋养与反哺 |
张雯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王娟 |
2020 |
T2020(025) |
“女装大佬”出圈路:萌要素、梗与性别话语建构——以《死亡万花筒》为例 |
栗葛 |
学年 |
汉语言文学 |
邵燕君 |
2020 |